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非站长允许不得发放广告。违者封号!

美獾小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54|回复: 0

同情,你在同情对方?还是自己?同情共情区别

[复制链接]

1436

主题

1535

帖子

515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8
发表于 2015-3-11 18: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情,你在同情对方?还是自己?同情共情区别

        当女儿向母亲倾诉自己的不顺际遇或是苦闷心情时,有的母亲会静静地

坐在旁边聆听,拍拍女儿的背或是轻轻抚摸女儿的手,轻声安慰女儿说:我能理

解你,我会在一旁支持你,一切都会变好的。有的母亲,在女儿尚未把话说完的

时候便开始落泪,进而发展成嚎啕大哭,痛心地说道:怎么会这样,你实在太可

怜了,我可怜的孩子呀!

       

        共情,empathy,其词源为表示进入感情深处的希腊语empatheia。

        美国心理学者爱德华•铁钦纳在思考有别于“怜悯”的词语时,首次提出

了“共情”一词。共情是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理解他人感情、想法、需求

以及行动等的能力。共情涉及的感情可以是喜悦、悲伤,也可以是其他的情愫。

同时,共情也可被视为一种沟通交流的能力,缺乏共情的人一般难以与他人进行

有效顺畅的交流,也难以实现完满的人际交往。

       

        同情,compassion,词源为表示共同的拉丁语cum和表示受苦的patior。

        同情意味着一个人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和不幸,并希望为他人减少痛苦

和不幸。有人说,同情是一种精神态度,希望他人从他们的苦痛中得到解脱,与

对他人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尊敬之心等有密切关联。

         

        上面提到两类母亲的表现,第一类可归为共情,第二类则是同情。两类

母亲都表现了对女儿的爱,但作用的心理机制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第

一类母亲的表现能使女儿在感受到爱和理解的同时,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并能

够更顺利地克服困境。第二类母亲的表现虽然也能让女儿感受到爱,但这份爱却

显得沉重,女儿更多的是为母亲的过激反应感到担忧,也许还会产生内疚感,进

而不再敢跟母亲尽说心声。第二类母亲甚至还让人怀疑她同情的对象究竟是女儿

还是自己。

       

        韩国心理学者姜玄植在其书《就想知道的心理学全部》里对共情和同情

做了简洁明了的对比:“如果说共情是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对方的感情,那么

,同情则是被对方感情同化的感觉。共情是保持自身立场和观点的状态,而同情

则是被对方同化的状态。两者虽然都含有感情的变化,但共情是认知层面的理解

,而同情则是被感情压倒的一种体验。共情的前提是对对方立场和处境的充分了

解,相反,同情以自身经验和感情为中心,因此单凭只言片语也可能会误认为自

己已然准确了解对方的立场和处境。”

       

        正如该学者所言,同情里含有过多的自我因素,有时候我们看到电影中

的人物倍受欺压处境落魄,我们表示同情,这时,也许我们该问问自己,是真的

同情别人,抑或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个宣泄的缺口。有时候我们说同情弱者

,这时也该问问自己,是真的同情他们,抑或仅仅是为了隐隐彰显自身的优越。

因为真正的同情心意味着一颗希望为对方减轻痛苦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美獾小屋 ( 京ICP备14027566号  

GMT+8, 2025-7-5 06:00 , Processed in 0.0624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