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工商总局发布报告称淘宝网正品率低,引发外界强烈关注。虽然后来双方达成和解,但网络售假以及互联网监管存在问题不容忽视。9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会上表示,自己也是网购一族。对于规范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方式,国家工商总局将加快法治建设,目前正在推进电子商务立法。同时,交易平台也要对网店负起责任。
“一个就是我们加快这方面的法治建设。因为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立法。第二,完善监管方式。工商总局作为网络购物的主要监管部门,传统的监管方式已经不完全适用了,要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解决。同时,也要和电商、互联网企业更好地沟通,既听取他们的意见,也对他们进行指导,要求他们进行自律。再有,第三方交易平台要对网店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自律和内部的监管。”
针对网络售假的问题,张茅指出,解决假冒伪劣的问题需要建立企业信息体系,并应增加企业违法成本。这位官员认为,只有使违法企业无法支付违法成本、受到限制甚至倾家荡产,国内的市场秩序才能有根本好转,假冒伪劣产品才会逐步消失。
“如果卖了假货、侵犯了知识产权,就要有记录。有记录以后,就会进入企业信用档案,其经营活动就要受到限制。可以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治本之策之一。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工商部门在日常的监管中,对于假冒伪劣的产品要进行严厉查处,要使得这些企业付出的成本高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成本。如果增加了违法的成本,使企业支付不起甚至无法经营,处处受到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市场秩序才能有根本的好转,这些假冒伪劣的产品才能逐步消失,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才能减少。”
(环球资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