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非站长允许不得发放广告。违者封号!

美獾小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3|回复: 0

李光耀外交棋盘上的“中国”

[复制链接]

1436

主题

1535

帖子

515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8
发表于 2015-3-23 20: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光耀外交棋盘上的“中国”
透过其对华外交策略,可管窥李光耀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为消除邻国疑虑,李光耀公开承诺,新加坡将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3月23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于当天凌晨3时18分病逝,享年91岁。回顾其从政生平,自1960年代掌新加坡之舵,至1990年辞去总理职务退居二线,以纵横捭阖之手腕,使一弹丸小国,在亚洲冷战最剧之地,不但得以保全,且成为最发达国家,此中经验,诚有可供后人检视者。就其对华外交而言,即可见其原则性(以新加坡利益为最大化)与灵活性(不受意识形态之局限)。

1965年新加坡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即面临“华侨问题”的考验。其邻国马来西亚、印尼正处于“排华高峰”,其他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等,均或重或轻正在执行“排华政策”。如此氛围下,华人人口占绝对多数,且国内左翼政党颇为活跃的新加坡,很自然地被英国及东南亚邻国怀疑,认为其有可能变成“第三中国”或“第五纵队集结地”。李光耀曾感叹,此时的新加坡,其处境犹如“东南亚的以色列”。直至1975年,李光耀仍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不担心中国华侨或新加坡华人希望返回中国的问题,但却“不希望因自己和周恩来有同样的血统,而使这种(敌视中国的)情绪转而针对我。”

邻国关系被李光耀视为新加坡存亡的第一关键,而华人问题,又是新加坡与邻国关系的焦点。基于此种现实,对1960年代中印两国的边界冲突,李光耀曾公开说道:“我宁愿印度,而非共产的中国获胜”。1976年首次访华时,更在所有官方场合说英语,签名也用英文,以显示其不是中国人,新加坡不是“第三中国”,且将中方所送礼物——一本关于1962年中印战争的书——还给中方。为博得东南亚邻国的认可与接纳,李光耀还多次申明:新加坡将是同中国建交的最后一个东盟国家;新加坡保证,只有在所有邻国都与中国建交之后,才会考虑与中国正式建交。李光耀对此有很坦率的公开解释:

“为了我们的国家利益,我们应该是东盟内最后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我们新加坡人有自己的特点,在东盟成员国的头脑中总是有一种潜在的怀疑、猜测和不安,认为新加坡既然有75%的人是华人,所以容易受中国操纵,站到中国一边去。通过采取这种‘最后一个’立场,我们向东盟伙伴,也向中国表明,我们是我们,是新加坡人。 ”…[详细]

1972年,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

面对苏联威胁,努力游说东南亚国家支持中国对越南的军事行动

1970年代,英国自新加坡撤军;苏联与越南结盟,将势力推进至东南亚。李光耀遂一改此前“重英轻美”的政治立场,不再谈什么“共产主义是危险的,美帝国主义也是危险的 ”,转而积极游说美国在东南亚继续保持其政治、军事影响力。同时在对华政治立场上也有所突破,曾公开呼吁:

“现在的(美、中、苏)之间关系就好像一个顶角是锐角的‘等腰三角形’,美、苏两大强国是两条相等的长边,中国一条短边。我们必须使之变为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亚洲各国为了保卫本国的安全与和平,难道不应该帮助中国尽快地发展吗?”

1976年李光耀访华,又公开表示:“新加坡认为中国越强大对新加坡越有利,中国同美、苏的力量更加平衡,新加坡就更加安全。”

1978年12月,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入侵柬埔寨——此前的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曾对李光耀自问自答:“越南可能大举进攻柬埔寨。中国应该怎么做?中国要怎么做,就得看越南这一步走得多远”,将越南“攻势一过了湄公河,中国就不可能再按兵不动”的讯息,含蓄而隐秘地传递给了东南亚国家。李光耀则适时提出:“我的亚细安邻国都希望新加坡能够跟他们站在同一阵线上,不为抵抗苏联,而是同中国对抗”,原因是他们担心中国输出革命,会颠覆其政权。李光耀认为,要消除东南亚国家的疑虑,“中国必须停止马来亚共产党和印尼共产党在华南所进行的电台广播。 ”

虽然电台广播要到两年之后才会停止,但在1979年,李光耀成了中国对越政策的坚定支持者。他批评越南,奉劝其从战争中推出,不要充当“强权的奴隶”;批评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中国威胁论”,明言“中国目前在工业和军事上都处于弱势。不能对东南亚构成威胁”,相反,“苏联的海空军现在已经在越南设立基地,他们会发展成可怕的力量,只有第七舰队能够制衡他们”。李光耀甚至赞颂,中国此次出兵,“教训越南也就是教训苏联”,“它扭转了东亚的历史”。

但与此同时,出于对柬埔寨红色高棉抗越武装的抵触,李光耀也在不断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应该给予柬埔寨的非共抵抗力量,以物质和军事援助 。新加坡自身,也以公开或秘密方式,给这些柬埔寨非共组织提供了共约5500万美元的援助。至于在越、柬战争中支持红色高棉,李光耀的解释是:“我们支持民柬(红色高棉),和二战时西方国家在斯大林与希特勒之间选择斯大林的道理一样:两害相权取其轻。”…[详细]

1976年5月12日,首次访华的李光耀与已经83岁的毛泽东会晤

与大陆密切往来的同时,与台湾仍保持着实质性的利益关系

1980年、1985年、1988年 ,李光耀又三次访华;中国各级政府,亦出现了组团赴新加坡学习治理经验的热潮。但在台湾问题上,李光耀虽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同时也公开表态,认为“一切维持原有的状况,台湾维持演习前的原状,实际上(事实上)台湾与中国分离,这对新加坡来说是有利的,是好处成倍的。”

这种成倍的好处当中,最突出者,莫过于台湾能够为新加坡的军队提供训练基地 。李光耀曾说道:“蒋经国帮了我一个大忙,他提供新加坡武装部队一个野战训练的机会,让炮兵能作远程炮弹的实弹训练。在新加坡,那是不可能的。在当年很少亚洲国家愿意提供帮助的时候,他却帮了我和新加坡。为此,我永远感激他和台湾的其他领导人,蒋经国是我很要好,很亲近的朋友,在将近二十年间,我对他非常了解,我发现他是一个诚恳、正直的人、对我推心置腹,我尊重他的判断 。”

据新加坡前副总理拉惹勒南披露,其1975年访华时,曾告诉中国外长乔冠华,新加坡因国家狭小,将送士兵去台湾受训,乔没有表态,但“乔先生立即暗示他己经注意到我说的话”。

台湾为新加坡训练军队,投桃报李,新加坡也曾多次出面,为台湾向海外购买先进武器。作为蒋经国“与外国政府首脑唯一的亲密私交”,大陆也曾寄望于通过李光耀,向蒋经国传递某些重要政治讯息。据李光耀披露,1985年访华时,邓小平曾问他,“最后一次见蒋经国是什么时候,蒋经国可解决了接班人的问题吗?““邓小平知道我和蒋经国是好朋友,要求我下次再见到蒋经国的时候,传达他个人对‘蒋先生’的问候”。不过,当李光耀将“一国两制”的信息传递给蒋经国时,并没有得到回应,蒋经国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答腔。”

1993年,李光耀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曾直言:“我为何那么关注中国?首先,中国必须不会像前苏联那样分裂,因为这将为亚洲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东亚国家己做好准备,以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年代,并且在未来20年发展成发达国家。如果中国瓦解,将搅乱这种发展步伐。如果中国和我们一起增长,它将使我们每年的增长率加快0.5%至1%。”略言之,在李光耀的棋盘中,中国乃是一颗若被充分利用,则能为其追逐到丰厚的新加坡国家利益的棋子。但当冷战结束,新加坡游走于各不同意识形态阵营的空间日趋缩小,棋自然也就越来越难下,2000年,中国外交部对李光耀访台公开表示“不满”,即是明证。…[详细]

李光耀访台,与蒋经国合影

参考资料: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张骥等:《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论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经济腾飞路 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外文出版社,2001;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美獾小屋 ( 京ICP备14027566号  

GMT+8, 2025-7-5 17:37 , Processed in 0.0753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