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霖 时评作者
每到两会,医改问题总会热起来。新医改以来,我国在医保覆盖、医疗设施改善、公共卫生发展等很多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钟南山6日在广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所说,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是有关调查发现,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情况和感受,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用钟院士的话说,“还没有取得明显突破”。
钟院士认为,主要原因是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工资80%以上是靠医院创收的,公立医院对医生的激励来自对病人的收益,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纯粹变成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这种市场化导向必然会导致乱开药、乱检查。
确实,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的医生收入是由财政支付的。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只是公立医院医生的工资由政府埋单这么简单。
首先,不仅要看由谁埋单,关键要看埋单者的目的。如果政府也是希望通过医院创收,那么即使是政府埋单,医生同样存在多做检查、多开药的动力。这并不是笑话,在过去就出现过政府希望医院创收,从而上缴利润或纳税,以增加财政收入的现象,现在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也还有苗头。
其次,不仅要看由谁埋单,关键还得看怎么埋单,也就是怎么支付医生。如果政府埋单,但是仍然按照做多少检查、开多少药这些业务指标来确定收入,那么医生也仍然有过度服务的动力。
再次,不仅公立医院医生不能有创收动力,私立医院医生也不能有过度的创收动力。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里奥·弗兰克总结了医改的规律,破除医生因为经济利益,利用自身信息优势给患者尽可能多提供医疗服务和多开药的激励,是每个国家医改的核心。这个问题和一个国家的医院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没有关系。在其他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国家,其医院无论公立、私立,大部分都不以营利为目的。
医改专家钟东波认为,根据理论规律和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医生的收入应该高水平、不挂钩、透明化。医生的人力资本投入高、工作风险大,所以收入应该较高。因为和业务直接挂钩会导致过度医疗,损害病人经济利益和健康,所以不能挂钩。因为是财政拨款,所以必须公开透明。
当然,要做到不容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选拔愿意接受这种薪酬制度的人来当医生。欧美国家一般是选拔合适的本科毕业生学医。此时,学生已经比较成熟,明白自己的选择;而且选拔的标准不只是智商和成绩,还特别看重是否有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品格和行动。如果在还不太成熟的时候做出选择,客观上经济条件又确实需要迅速发展,那么对这种薪酬制度的接受程度就不会高,行医行为和行业的道德要求就可能偏离。
总结一句,就是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决定的,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和人事薪酬制度。
今日话题出书啦!点击购买《是真的吗—你所知道的健康常识往往都是错误的》
【更多新闻解读,微信添加公众账号“今日话题”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