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非站长允许不得发放广告。违者封号!

美獾小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4|回复: 2

军迷俱乐部1-1

[复制链接]

250

主题

274

帖子

882

积分

QQ游客

积分
882
发表于 2015-3-14 09: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期话题:中国的第三条“丝绸之路”



    当下,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的宏伟战略,而从战略角度来看,无论是从河西走廊到中亚——中东——欧洲的路上丝绸之路,还是从福建——东南亚——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都存在着美国等国的战略封锁。最近,英国某智库发表文章称,中国或许可以开辟出一条区别于历史的全新丝绸之路,而它的方向则是广袤的北极地区。

    中国的“马六甲困境”

    同对待许多问题一样,中国的北极政策兼有商业机遇、能源安全保障及地缘战略的考量。

    商业动机显而易见。只要北极变得适合商业航行,它对中国及对华出口的国家就是具有吸引力的金光大道。北极已成为期待已久的取代苏伊士运河的路线。所以,北京会不遗余力地在冰岛和整个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寻求投资机遇。

    目前中国依赖从波斯湾和非洲进口能源,它们都须经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北京因而十分担忧印度或美国海军会切断中国的能源运输、甚至进行封锁。印度海军战略地位正不断上升且倾向于反华,美海军则是中国的主要假想敌。将来油价上升时,北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摆脱马六甲困境的另一主要途径。



    北京构筑丝绸之路计划,背后的地缘战略动机之一就在于解决马六甲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北极代表了中国的第三条丝绸之路。现如今,中国投入北极科研的经费已超过美国,并在航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频频派出商船途径北极。此外,中国已成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国,尽管一些成员国,特别是俄罗斯持保留意见。俄视北极为自家地盘,但如今不再有办法抑制北京向那里推进。

    鉴于目前能源价格下跌造成北极开发的吸引力降低,中国对北极的兴趣可能会暂时减弱。但随着气候变化继续和北极变得更适合通航,中国会与其他亚洲大国如印日韩等一样,对北极兴趣日益浓厚。中国在北极看到的商机、能源潜力等等,这些国家也都看到了。

    中国已加入“北极圈”

    2013年5月,北极理事会的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来自5个北欧国家、美国、加拿大及俄罗斯的部长级官员一致同意,批准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意大利6国成为该组织正式观察员国,使得被称为“北极俱乐部”的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员国增加到12个。正式观察员国可以参加所有会议,但是不能参加部长级会议,没有决定权。



    北极理事会1996年9月在加拿大渥太华成立,成员国包括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宗旨是保护北极地区环境,促进这一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福利方面的持续发展。北极理事会每两年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成立之初曾被媒体称之为“无人关注的地区论坛”,但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夏季冰面大幅缩减,以及人类对北极资源开发能力的提升,众多北极外国家希望加入北极理事会,争取在北极各行为准则讨论过程中增加话语权。

    北极理事会对接纳观察员的条件、观察员义务和权限做了相当苛刻的规定:一个国家要想成为观察员,就必须承认北极沿岸国家在北极的主权和管辖权,只有北极八国可以确定世界各国在北极的行为准则,其他国家必须遵守这些准则,而观察员国的权益则只限于拨款保护北极生态、科学考察等。此前只有6个非北极国家成为正式观察员国,分别是:法国、德国、荷兰、波兰、西班牙和英国。

    北极圈里的黄河站

从二三百年前起,被巴伦支海、格陵兰海和北冰洋包围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就是北极地理大发现的重镇。群岛上的新奥尔松,更是人类进军北极点的出发地之一。16世纪,荷兰探险家发现了这里;之后,无数北极探险家都曾踏足这里;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挪威人、意大利人先后从这里驾驶飞机或飞艇飞跃北极点。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8个国家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最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黄河站的站名,按照站名征集方案,在网络投票的近3000个有效票中筛选了30个候选站名,加上备选说明,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提交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约20名委员分别进行排序的结果表明:“中国北极黄河站”排名第一。最后,国家海洋局确定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站名为“中国北极黄河站”。第一个提出“黄河站”名称的人是江苏省海门市的陈文华,共有39人次建议站名为“黄河站”。

    中国北极科考站的建立,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的科研平台,这为解开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等众多学科的谜团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北极建站后,中国科学家还将建立中国北极卫星常年观测站。

    在同一条地球磁力线的南北两端,同时进行极光的观测、对比,是各国科学家探寻地球外层空间诸多奥秘的一个途径。由于南极中山站和北极站基本在磁纬75度上,在南极中山站和即将建成的中国北极科考站,中国科学家将可以在南、北两极对极光进行同步追踪和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45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45
发表于 2015-3-15 09: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2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21
发表于 2015-3-15 09: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美獾小屋 ( 京ICP备14027566号  

GMT+8, 2025-7-5 02:19 , Processed in 0.0638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